今年以來,港股上市公司回購力度不斷增強。據恒生指數公司統計,截至9月15日,今年以來港股回購金額達到735億港元,占去年全年總額的70%。該公司預測,2023年港股回購金額可能達到929億港元,是前5年年度平均水平的3.9倍。
除回購外,9月以來,約190家港股公司獲產業資本、公司股東或投資機構的增持。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恒生指數跌破18000點關口,港股短期潛在沽壓已近衰竭,港股上市公司回購、被增持不斷加碼,其長期投資價值持續獲得認可。
科技與金融行業回購力度大
在科技、金融等行業藍籌公司帶領下,港股市場回購日漸活躍。
據Choice數據統計,截至9月21日,今年以來已有164家港股公司回購,主要來自科技行業與金融業?;刭彅殿~最大的是騰訊控股、匯豐控股、友邦保險、渣打集團、貝殼-W,分別回購293.57億港元、244.67億港元、195.1億港元、102.84億港元和33.82億港元。
今年以來,友邦保險已進行了130次回購,合計回購2.42億股。大手筆回購背后是友邦業績的高增長。2023年上半年,友邦保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7%至20.29億美元,年化新保費增長49%至39.84億美元。
“友邦保險的回購代表了公司積累的資本已可以應對資本市場壓力。今年5月的股東周年大會上,友邦保險通過了回購不超當日已發行股份數10%的董事會授權。今年以來,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約占已發行股份數的2.1%?!敝刑﹪H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,友邦保險對自身發展潛力有信心,回購計劃仍有較大空間。
科技行業方面,騰訊控股、快手-W、小米集團-W、知乎-W、金山軟件、瑞聲科技、創新奇智、創夢天地等科技公司今年以來均進行了回購。
從市場表現來看,部分公司的回購起到了提振股價的作用??焓?W自5月25日至9月20日共回購了1650萬股,其間股價上漲了11.43%。根據快手在今年5月22日的股東周年大會公告,公司計劃回購總金額不超過40億港元。截至目前,快手回購耗資金額約為9.25億港元,回購進度條尚不到四分之一。
一位行業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新經濟公司均具有股權激勵計劃。若大量員工同時行權,公司需應對該行為對股價造成的壓力?;刭從軌蚺c行權進行對沖。
對此,他建議,新經濟公司應謹慎設計激勵計劃,平衡員工激勵與公司財務狀況。在必要時公司管理層應及時回購,提振投資者信心,改善公司股東結構與治理結構。
近期約200家公司獲增持
經歷了兩年半的震蕩走低,當前港股估值進入歷史底部區域。截至9月21日,恒生指數的市盈率、市凈率分別為8.6倍、0.9倍,均位于近十年的底部區間。中泰國際認為,目前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處于2016年以來72.0%分位數的位置,具有較好的防守性。
近期港股公司積極開展回購,傳遞出對自身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。
9月20日晚間,42家港股公司進行股份回購,合計回購5283.86萬股,回購金額7.37億港元,涉及騰訊控股、友邦保險、中國石油化工、東風集團股份、中遠???、綠城服務等。
諾誠健華于9月20日開始今年的首次回購,公司當天以79.47萬港元回購13.3萬股公司股份。
除回購外,大股東、管理層也增持自家公司股份。9月19日,新奧能源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增持公司55.06萬股,每股作價62.09港元,總金額約3419萬港元。增持后,王玉鎖的最新持股數目約為3.78億股,持股比例為33.44%。
據不完全統計,自9月1日以來,約有190家港股公司獲得產業資本、公司股東或投資機構的增持。券商人士表示,港股公司回購、被增持力度越來越大,也向市場傳遞了信心。
“企業回購的潛在動機,通常與其資本結構、融資成本、過?,F金水平等有關。一般來說,當企業認為其上市股票被低估,并預計未來會有重估時,就會進行股票回購,以支持股價,改善財務狀況,并提高股東回報?!焙闵笖倒颈硎?。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